起落架概述
起落架是飞机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水面)滑行时支撑飞机并用于地面(水面)移动的附件装置。它是飞机不可分缺的一部分,没有起落架,飞机便不能在地面移动。起落架装置是飞行器重要的具有承力兼操纵性的部件,在飞行器安全起降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
基本组成:
起落架主要由收放系统、支柱、缓冲系统、机轮系统四部分组成。
收放系统:一般以液压作为正常收放动力源,以冷气、电力作为备用动力源。收放位置锁用来把起落架锁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飞行中自动放下和受到撞击时自动收起。
支柱:承力支柱将机轮和减震器连接在机体上,并将着陆和滑行中的撞击载荷传递给机体。
缓冲系统:现代飞机上应用最广的是油液空气减震器。当减震器受撞击压缩时,空气的作用相当于弹簧,贮存能量。而油液以极高的速度穿过小孔,吸收大量撞击能量,把它们转变为热能,使飞机撞击后很快平稳下来。
机轮系统:机轮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面支持飞机的重量,减少飞机地面运动的阻力,吸收飞机着陆和地面运动时的一部分撞击动能。主起落架上装有刹车装置,可用来缩短飞机着陆的滑跑距离,并使飞机在地面上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发展历程:
起落架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的类似滑橇的装置到现代可收放的轮式起落架的演变。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和飞机设计质量的增加,起落架的结构形式也由架构式发展为支柱式和摇臂式,以适应现代飞机的需求。
机械零件加工概述
机械零件加工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涉及将原材料通过各种物理去除过程转化为所需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零件。这一过程不仅要求操作者精通各种加工方法,还需深入理解材料属性与加工参数的相互作用。
主要加工方法:
车削:工件旋转,刀具沿径向或轴向移动,用于加工轴、盘、套筒等回转体零件的外圆面、端面及内孔。
铣削:工件相对静止或做进给运动,而多刃刀具(铣刀)旋转,用于加工平面、槽、齿轮、螺纹等复杂形状。
钻削:利用旋转的钻头在工件上形成孔洞,常用于孔加工的粗加工阶段。
磨削: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可以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加工流程:
机械加工始于设计图纸,通过一系列加工操作,如车削、铣削、磨削、钻孔等,将金属、塑料等原材料转变为成品零件。这一过程包括刀具与工件材料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夹具与定位的设计、冷却与润滑的使用等。
质量控制:
机械加工过程中,公差与精度管理是衡量零件合格与否的标准。使用高精度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CMM)、光学测量仪器等,确保零件尺寸、形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同时,通过SPC(统计过程控制)、首件检验等方法,对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以减少废品率,提升整体加工质量。
综上所述,起落架作为飞机的重要部件,其机械零件的加工涉及多种复杂的工艺和技术要求。而机械加工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对于保证飞机起落架等关键部件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